◎ 許文輔
上週,又有兩家老牌服務業歇業的壞消息。
一是七月三十一日復興航空公司終止台北─台南國內航線,遣散十六名地勤員工,至此,台北、台南間已經沒有班機飛行;而台北、高雄也只剩下華信航空經營;華信並表示不排除退出北高航線,屆時恐怕又有員工失業了。二是老字號的台北中興百貨公司,也在七月三十一日當天停止營業。這是自七月中旬中國時報發行人正式宣佈裁員四百三十人、以及尊龍客運宣佈停業一年後,半個月之內連續四起口碑不錯的服務業停業或裁員的消息。
台灣的製造業西進潮不斷,近二十年來因此也累積「製造業西進」的豐富經驗,從做玩具、帽子、傘、鞋子到電腦、手機、筆記型電腦及數位相機,這些從低階的塑膠製品到高階的電腦資訊產品的製造業,靠著Know-how、資金,還有台灣人天生的打拚精神西進中國。這幾十萬家西進的台商關閉台灣據點,造成員工一生努力為公司打拚卻落得沒頭路,並且連累到原來的衛星工廠,也被迫關廠或西進。這是我們看到占台灣產值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製造業員工的悲哀。
那麼最近這幾起指標型服務業的熄燈號,又告訴我們台灣的服務業將遭受什麼命運?
過去中小型服務業西進中國的家數比較少,不像製造業那麼「有經驗」,因為台灣的服務業大多是在地化企業,少有全球化佈局。因此這波由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燃、到美元貶值、到油價狂飆,然後月前美國「二房」危機又橫掃全球,全球經濟情勢每下愈況,台灣的服務業也遭重擊,特別是運輸占成本比重較高的行業更一一關門。且服務業和製造業畢竟不同,製造業在台灣撐不下去的時候,還能以西進中國拖延待變;而在地的服務業則只有關門一途。
但是,服務業占台灣產值百分之七十,靠服務業為生的台灣人非常多,面對這樣險峻的全球經濟情勢,台灣究竟如何因應?執政者提不出有效對策,卻只是一面倒的對中國開放再開放,結果百姓還沒有看到開放的效益,卻要面對物價越來越高、股價越來越低、企業歇業者越來越多、人民工作機會越來越少的困境。執政黨「鎖在中國」的財經政策,或許對資本家越來越有利,但一定對大多數勞動者、上班族、農漁工階級等帶來不可逆的悲劇。
希望台灣人不分藍綠,為自己的工作權發出「懸崖勒馬」的怒火,八月九日,這星期六,凱達格蘭大道再見!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執委)
新聞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ug/4/today-o3.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