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向羣與林德勝里長一同會勘一江公園因為改造變成有如墓園一般的狀況,媒體也有報導,內容如下:
民視新聞
沒照設計施工? 公園像「墓仔埔」
住家附近的鄰里公園,是民眾休閒的好去處,但如果蓋的像公墓,相信一定會讓大家倒盡胃口吧!台北市的一江公園,最近進行鄰里改造,沒想到民眾晚上散步才發現,公園中央被改建的活像個「墓仔埔」,心情大受影響。
鄰里住戶聚在一起議論紛紛,因為大家平常休息的公園經過改造之後,不管左看右看,就像是個「墓仔埔」,拿出廠商設計圖,明明畫的就是吉他型的草皮設計,但誰會想到就要完工了,附近居民晚上來散步,差點沒被嚇死。
雖然紀念碑是紀念民國44年一江山戰役的殉難烈士,但就這樣和土推擺在一起,實在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好兄弟。
花了239萬,公園差點變公墓,民政局允諾會提撥經費趕緊修正,畢竟居民來到公園是要放鬆心情,有座公墓在裡面,居民想要放鬆,想必也很難。
自由時報
砸200萬 一江公園修成墓仔埔
花大錢改造 里民卻罵翻
〔記者劉榮/台北報導〕
位於四平街的一江公園,區公所今年砸下200多萬元改造,原本陽光草坪的休閒綠地改建成土丘後,加上一江山戰役紀念碑,居民反映像極了台灣傳統的「墓龜形」墓園,加上公園的紀念碑正對著店面口,里民大罵「觸霉頭」,「嚇死人」。
好好的草坪變陰森土丘
民政局表示,會暫時遷離紀念碑,原本規劃鋪設的草皮將改種植花卉,並將土堆剷低,降低居民疑慮,另外有關已經破損的兩塊一江山戰役事蹟紀念碑,文獻會已找人拓碑重刻。
紀念碑破損 正對店家
一江公園是紀念民國44年「一江山戰役」而命名,公園中一直有「一江山殉難烈士紀念碑」,一江公園去年度入選社區改造計畫,預算工程費用為239萬元,從今年7月底開工,原本預計本月底完工,市議員黃向羣昨天前往會勘,民眾批評,區公所花錢大興土木,卻完全沒考慮民眾觀感。
中吉里長林德勝表示,改造公園變成「墓仔埔」,里民以後怎麼敢來?紀念碑還正對著一家自助餐店,原本公園是里內民眾、孩童遊憩休閒之處,如今大家議論紛紛,不知情的人走到公園還會嚇一跳,即使知道,也會覺得陰森森,讓人望之卻步。
黃向羣說,台北市鄰里公園很多,但就只有一江公園的設計最詭異,公園設立的目的就是讓居民可以進來休息、遊憩、放鬆心情,如果公園讓居民心生畏懼不敢進入,那就失去了設立公園的意義。
黃向羣表示,台北市文獻委員會今年8月前往公園會勘時,曾以「一江山殉難烈士紀念碑」碑面部分破損,恐因年久失修無法妥善保存,將由文獻會推薦專業人士進行拓碑,以保留完整文字資料與碑刻字體,作為日後重刻新碑之參考,不過,區公所進行公園改造時,卻未能慎重保護文獻會認為有歷史價值的石碑,仍是以已破損的紀念碑設置在公園內。
聯合新聞網
草坪變土丘 一江公園像墓園
【聯合報╱記者詹三源/台北報導】
正進行社區鄰里公園改造的一江公園,園內的草坪被設計成隆起的土丘,正面斜坡上就放著「一江山殉難烈士紀念碑」,引起居民抱怨「把公園改造成墓園」,害得小孩都不敢到公園玩。
市議員李建昌、黃向及許淑華等昨天偕同當地中吉里長林德勝會勘,市府民政局同意改變設計,先把土丘剷低,再植栽美化,紀念碑也會先移走,再討論擺放位置,降低民眾的不舒服感。
四平街、一江街交口的一江公園,以紀念44年的「一江山戰役」而命名,公園的中央核心區,也樹立1面「一江山殉難烈士紀念碑」紀念。市府為進行社區公園改造計畫,自7月底開工,預計本月底完工,總工程費239萬元。
林德勝表示,改造公園是好事,但改造成「墓園」就茲事體大,原本不論早晚,一江公園內都是里內民眾、孩童最好的遊憩休閒去處,「但改成這樣,以後晚上誰敢再到公園來」?
當地民眾也表示,原本公園中心是一片草坪,現在卻像多了個「墓龜」狀的墓園,還放著像墓碑的殉難烈士紀念碑,如此設計實在讓人覺得陰森與不舒服。
中山區公所表示,一江山殉難烈士紀念碑因碑面部分破損,恐年久無法妥善保存,才由文獻會推薦專業人士拓碑,作為日後重塑新碑時參考,在新碑未完成前仍暫時放置公園內。
但居民對紀念碑位置有意見,顧及民眾心理感受,會在土丘部分植栽,改變視覺景觀,再討論紀念碑的立碑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